《检阅》教学反思
《检阅》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,在国庆节来临之际,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在国庆游行检阅时,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。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。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,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关键语句“这个小伙子真棒”“这些小伙子真棒”的深层含义,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儿童队员的高尚品质,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紧紧围饶为什么观众说“这个小伙子真棒”,又说“这些小伙子真棒”来展开教学,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、大胆想象来体会儿童队员的心理,从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。以下几点是自己对本堂课的点滴反思:
一、创设情境,引导质疑,激发学习的兴趣
在导入本课时,我直接切入课题,师:同学们,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,一起来读课题。生:检阅。师:真好,现在让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波兰首都国庆节的盛况。(出示图片,配乐)师:你看,国庆节到了,多么—— 生:多么盛大的节日!多么隆重的检阅!街道上人山人海,楼房上彩旗飘扬,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。步兵过去了,炮兵过去了,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。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。 当孩子们在音乐声与图片中有感情地朗读时,他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检阅庄严的场面,此时,为了使学生产生与观众情感的共鸣,我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:师:在经过检阅台这么多队伍当中,赢得观众称赞的是—— 生:儿童团。师:观众是这样说的—— 生:这个小伙子真棒!师:(板书:这个小伙子真棒!)这个小伙子是指—— 生:博莱克
师:不仅博莱克,所有的儿童队员们都得到了大家的称赞—— 生:这些小伙子真棒! 师:(板书:这些小伙子真棒!) 的确,孩子们也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个小伙子,还有这些小伙子身上,而当时在场的观众也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位小伙子、这些小伙子身上。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,学生也就更能体会观众们当时的感受了,但是很明显,在这里孩子们还不能体会观众为什么这么说。因此当板书完这两句话时,师:此时,你有什么想问的吗?生1:为什么他能赢得观众的称赞?(师:板书问号) 生2:本来只夸奖博莱,现在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?(师:板书问号) 这些问题集中到一点,就是学生对这个小伙子、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还不明白。于是我告诉学生这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这样很好的调动起来了。
二、充分朗读,大胆想象,移情体验,感受人物的心理
在让学生体会“这个小伙子”和“这些小伙子”分别棒在哪里时,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,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,大胆想象、移情体验来体会人物心理,从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质。在教学到“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”时,就让学生读12自然段,师:大家自己读一读,想一想,这是个怎样的小伙子?
生1: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勇敢的小伙子。因为他拄拐了还能保持与队伍的一致。
生2:他是个有团队精神的小男孩。他左腿截肢了还能跟儿童团队伍保持一致。
生3:我认为他很有自信。虽然他拄拐了,可他还是走得这么好,为了儿童队争得了掌声。 学生体会得多好啊,我马上抓住机会让孩子们读出了自己的理解。由读到说,再由说到读,学生的情感自然通过朗读很好地表达出来。
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勇敢,我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: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看着博莱克此时精神的样子,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”生1:我仿佛看到他在街上都在练习,一直这么坚持着,他才走得这么好。(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。)生2:我仿佛还看到他每天都在练习,摔倒了又爬起来,仍然坚持练习。生3: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,同学们都劝他休息,但他没有停下来,还在练习。……通过想象,换位体验,让学生充分感受博莱克能有今天的表现,付出了多么辛苦的练习,激发学生情感,将他们的理解推向高潮。师:面对这样的小伙子,你想对他说什么?生1:你真了不起,我佩服你! 生2:你是一个能坚持到底的小伙子,我要向你学习。 生3:我看到你的自信了,你真的很棒! 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,体会到他真的很棒。
在理解“这些小伙子”棒在哪里时,我就让学生研读儿童队员讨论的部分,想一想他们作出这个决定容易吗?从哪里感受到做这个决定不容易?学生在反馈时,我主要抓住了“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?”“队员们鸦雀无声,在想些什么”“棘手的问题”这些重点的地方移情体验感受队员矛盾的心理,在这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矛盾心理:生1: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,可能会出现意外,如果不让他去参加,博莱克可能会很伤心。生2: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,可能队伍走不好,如果不让他参加会少了一个人,博莱克会伤心。生3: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,可能会让人笑话,如果不让他去,他会认为大家歧视他。学生体会得多好啊。再看队长的决定和队员的话时,让学生谈谈哪里最让你感动,学生自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:“生1:‘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’特别让我感动。现在不是要藏起来,而是要把他放在队伍的第一排。生2:‘他腿不方便,可仍然是儿童队员,还不是一般的队员!’从这里我感受到了,队长没有歧视他。生3:‘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,让大家都能看到他。’这样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,给了他很大的信心。……可见学生感受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童的关心与尊重,让学生明白“这些儿童队员棒在孩子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等”。
三、读写结合,深化认识,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
在理解了“这些小伙子”和“这个小伙子”分别棒在哪里后,让学生再读博莱克的表现,来感受他当时的心情,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关爱,让学生明白博莱克的表现离不开儿童队员对他的信任与鼓励。也让学生感受到这次检阅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整齐的队伍,更让观众看到了儿童队员美好的心灵。在最后设计了小练笔“此时,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,通过掌声,我们仿佛还听见有人在说:“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” (孩子们,看着这一切,如果你现在就是在场观众中的一员,你想对博莱克或者对儿童队员们说什么?写下来)虽然由于时间关系,课堂上没有留足时间,但学生在简短的语句中已经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,生1: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,儿童队员们,我真为你们骄傲!生2: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,博莱克,你真棒,如果每个截肢的人都能像你一样,我想我们的国家一定很好。生3: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,太棒了,这才像儿童队员呢!生4: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,博莱克,你能坚持下来,刻苦锻炼,真好!我还想对儿童队员们说,你们的主意真好,能让博莱克参加检阅,并且让他站在队伍的第一排!
“我今天非常感谢我的队长和队员们,是他们鼓励我关心我,我才能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。我没有辜负大家,虽然我腿截肢了,但我还是有用的。”——小艺
“有的说‘这男孩真勇敢真坚强,虽然他在拄拐,也能走得这么好。’有的说‘这队的队员也肯定很有爱心,他们非常关心残疾人,给残疾孩子机会’”——小王
……
学生这样精彩的语言还有很多。从他们的练笔中我发现孩子们读懂了课文。
当然在这堂课中还存在了一些问题:比如朗读指导得不够,在学生感受得非常好,说得不错,却读不出感觉的时候,也就是学生在‘朗读’中‘理解’得很到位,但把‘理解’通过‘朗读’表现时,出现了偏差。这时,我没有进行很好的指导。还有对于这篇文章,在让学生感受到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,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外,对于团队精神是否要渗透呢?另外,学习了这样的课文,学生也许说得很好、写得也不错,但是在行动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?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。
张笑笑 发表
转载http://www.cnsyyx.com/blog/more.asp?name=xiaoxiao&id=4230